網絡安全監測裝置功能:
部署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Ⅰ區、Ⅱ區部署網絡安全監測裝置,采集涉網業務的主機設備,包括監控服務器、保護故障錄波、電量采集裝置、網絡設備及安全設備,實現對網絡安全時間的本監視和管理。
設備參數:
1) 1U整層機箱,整機無旋轉部件;
2) CPU 4核 1.8GHz,8GB 內存;
3) 256GB硬盤容量;
4) 8個自適應網口,1 個B 碼對時接口;
5) 雙路交直流電源獨立供電;
6) 采集信息吞吐量≥600 條/s;
7) 支持監測對象數量≥200;
相關閱讀:
4月13日,河南信陽市彭家灣鄉草木蔥郁,在500千伏金牛輸變電工程現場,施工人員正有序開展500千伏金牛變電站土方回填等收尾作業,確保工程按期投運。
“近期氣溫轉暖,我們把握好工作節奏,按期完成各項土建工作,確保給電氣設備就位、安裝等工序留足時間,避免后期大量交叉施工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建設部項目管理處處長張鋒說。
金牛輸變電工程是國網河南電力服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點項目,也是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重點工程,新建金牛變電站及相關線路,一期安裝100萬千伏安主變壓器1組。該工程投運后,信陽電網整體供電能力將從380萬千瓦提升至400萬千瓦,為老區振興發展提供優質可靠電力保障。
在金牛變電站新建工程入口處的“安全體驗區”,觸電、安全帶墜落、安全帽撞擊等交互體驗設施一應俱全。“通過沉浸式體驗,施工人員對違章危害和自身安全責任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現在每次開工前,大家都主動學習了解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更好掌握風險點。”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施工項目部經理孫新閣介紹。
年后金牛輸變電工程復工以來,國網河南電力嚴格落實公司施工現場安全管控相關工作要求,堅持關口前移,深化應用先進施工技術及設備,提前消除工程現場各類隱患,降低安全風險,統籌安全、質量與進度,建設優質工程。
在施工區,施工項目部通過電網信息模型(GIM,grid information model)智慧工地系統管控現場安全。在該系統配套的大屏幕上,動態顯示著施工人員位置、作業范圍等信息。縱橫交錯的“電子圍欄”內,各項作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河南電力建設公司主網部經理徐敏指著屏幕介紹,GIM智慧工地系統采用了高精度北斗定位技術,施工項目部可以結合施工日計劃與現場作業區域劃定“電子圍欄”,消除了高風險作業區誤入、誤觸等安全隱患,提升了對每日風險點的實時管控能力。“人在哪里、高風險點在哪里,在GIM智慧工地系統上一目了然,這給我們的安全管控工作幫了大忙。”徐敏說。
國網河南電力在金牛輸變電工程建設中創新開展GIM智慧工地建設,將三維推演、數字孿生、智能感知等技術和基建現場高度融合,可支撐腳手架受力狀態監測、深基坑邊坡監測、有限空間有害氣體檢測、違章行為人工智能識別等工作,實現工程建設現場的科學、立體管控。
為確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與可操作性,國網河南電力還利用GIM智慧工地系統的三維推演技術優勢,提前對施工方案開展可視化推演,在施工開始之前發現和解決各類問題。“我們模擬了施工現場情況,累計校對56處地錨位置,修正了3處牽張機出線角度,還優化了避雷針防雷范圍,提升了工程建設乃至后期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水平。”徐敏說。
在金牛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河南電力持續開展“抓責任、精管理、固基礎”安全主題活動,加強對各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履職考核,要求相關負責人每天細致安排次日施工內容,明確關鍵作業路徑和質量驗收工序,對一次設備安裝、基礎施工等平行工序實施分區同期施工,安全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同時,該公司通過應用機械化設備實現減少現場人員數量的目標,落實每臺機械“一臺賬、一表格、一標簽”管理要求,在工程土方回填、構架安裝、設備安裝等環節中,累計投入跨高速公路智能牽張集控放線設備等大型施工機械1950余臺次,助力安全水平和效率“雙提升”。
截至4月18日,金牛變電站土建部分完成83%、構架施工完成100%、電氣施工完成40%。針對即將開始的電氣安裝攻堅階段,國網河南電力將嚴控作業現場風險,把控質量進度,超前調動后續工序所需要的人力、物資、機械等,做到“資源等進度”,確保工程按期投運。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