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監測裝置功能:
部署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Ⅰ區、Ⅱ區部署網絡安全監測裝置,采集涉網業務的主機設備,包括監控服務器、保護故障錄波、電量采集裝置、網絡設備及安全設備,實現對網絡安全時間的本監視和管理。
設備參數:
1) 1U整層機箱,整機無旋轉部件;
2) CPU 4核 1.8GHz,8GB 內存;
3) 256GB硬盤容量;
4) 8個自適應網口,1 個B 碼對時接口;
5) 雙路交直流電源獨立供電;
6) 采集信息吞吐量≥600 條/s;
7) 支持監測對象數量≥200;
相關閱讀:
近期,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多個項目迎來投運多重要節點。項目涉及智慧光伏、“國產芯”設計、聯合循環供熱等多個領域,也為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現出能源電力工程服務領域“國家隊”與“排頭兵”的責任與擔當。
1、華東院
潘集電廠一期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2號機組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華東院總承包建設的潘集電廠一期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2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連續滿負荷試運行,機組各項性能指標優良,設備運行穩定,正式移交生產。項目投產對于增強皖中地區電力保障能力,有效填補安徽省“十四五”電力缺口,改善區域電力能源結構,保障長三角電力供應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義。
2、中南院
巴基斯坦塔爾煤田II區塊煤電一體化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中南院設計的巴基斯坦塔爾煤田II區塊煤電一體化項目煤電二期ThalNova1座330兆瓦坑口燃煤電站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也是“中巴經濟走廊”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將改善巴基斯坦信德省國家電網電源點支撐不足的局面,提升信德省地區電力保障水平,對巴基斯坦信德省高質量發展建設、緩解巴基斯坦目前電力短缺現狀,調整電力能源結構及優化投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3、西北院
全球首例自然通風直接空冷燃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西北院總承包的榆能楊伙盤煤電一體化電廠項目1號機組高質量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成為陜湖外送電源第一個投產電源點。該項目為全球首例采用自然通風直接空冷系統(NDC)的660兆瓦燃煤空冷發電機組,該系統2021年被列入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也將為北電南送和陜電外送“空中通道”提供可靠電能支撐,對有效提高陜北煤炭資源的就地轉化率和清潔利用率,保障華中電力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4、江蘇院
物聯智慧光儲直柔微電網項目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江蘇院總承包的國能集團國電環保院物聯智慧光儲直柔微電網項目投入運行。該工程為工信部物聯網智慧光伏研究課題的應用示范項目。工程利用院區空置的屋頂、地面空地,建成了以智能管控平臺為中心、以物聯信息傳輸為紐帶、融合多種應用場景的光儲直柔微電網系統。
項目的順利投運,將為其他同類工程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為微電網領域的探廣東華電清遠華僑工業園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索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5、浙江院
觀中(豐潭)220千伏變電站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浙江院設計的220千伏觀中(豐潭)變電站投運。變電站內保護、測控等二次設備器件從設計、制造、封測等全鏈條均在國內完成,全部采用國產化芯片,是寧波首座“國產芯”智能變電站。投運后,將有效改善慈溪110千伏網架結構,提升110千伏變電站接線可靠性,并為后續110千伏變電站新增布點及擴建提供接入條件,為慈溪東部產業帶和新農村建設可靠用電提供有力保障。
6、安徽院
全國首座220千伏“遠程巡檢全艙式”變電站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安徽院設計的安徽蚌埠臨港220千伏變電站試點工程投運。該變電站是全國首座220千伏“遠程巡檢全艙式”變電站,安徽院在設計過程中積極探索全艙式變電站建設方案,通過采用一體化艙式設備、單元式輔助用房、預制式構筑物、智能二次設備防誤系統、物聯邊緣管理平臺等多項新技術,助力變電站建設提質增效。工程投運后,可提升滁州鳳陽地區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為當地硅工業基地重點用戶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
7、湖南院
湖南自治州-婁底西500千伏線路工程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湖南院設計的湖南自治州-婁底西500千伏線路工程正式建成投運。工程投運標志著湖南西部供電環網的跨越式升級,將大幅提高湖南電網供電可靠性,對加強湖南西部500千伏電網“西電東送”通道的輸送能力,滿足清潔能源在全省消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8、云南院
陜西榆林330千伏曹家灘輸變電工程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云南院牽頭EPC總承包——國網陜西榆林330千伏曹家灘輸變電工程項目順利投運,并轉入商業運營。該項目是云南院輸變電工程總承包業務的里程碑項目,對保障陜西榆林有色供電區負荷安全可靠供電,加快推進該區域負荷轉至陜西電網供電,緩解榆林地區的供電壓力,穩固電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